附錄
批次 參見“批”。
低風險區 食品的加工或操作可產生最低限度產品污染或微生物滋生風險的區域,或者消費者對產品的后續加工或制作可保證產品安全的區域。
強制性標準 為表明遵守國家或地區法律規定而必須滿足的標準。
制造商 使用原材料和/或零部件生產產品以及將產品包裝成零售單位或者批量向將產品包裝成零售單位 的包裝公司供應產品的公司。用批量供應的材料將產品包裝成零售單位的包裝商也可歸類為“制造商”。
可以 指示一種要求或文字,旨在提供指導,而非強制遵守標準。
納米材料 結構組分至少一個尺寸小于 100 納米的材料。
納米技術 使用納米材料以賦予特定屬性的技術。
不符合項 未能達到指定的產品安全、法定或質量要求或指定的體系要求。
辦公室 就本《標準》而言,辦公室是至少兩名人員工作的專門工作場所,在此可取閱公司文件,且其地址為公司登記的郵寄地址。
原始版本 依法獲取且不侵犯任何版權的電子或紙質版本文件。
外包裝 產品出廠時可看到的包裝。比如,紙箱盡管包扎了一層透明薄膜,但仍可認為是外包裝??冃е笜?定量數據摘要,旨在提供有關對照約定目標的合規水平的信息(如客戶投訴、產品意外事件、實驗數據)。
積極放行 放行以供使用前,確保產品或材料達到可接受的標準。
消費后可循環物料 (PCR) 家庭或商業、工業及機構設施作為商品或服務的最終用戶所產生且不可再用于預期用途的材料。其中包括由配送鏈返還的材料。
消費后廢料 (PCW) 消費者使用和棄置后收集的廢料。
工業用后廢料 (PIW) 加工后但未進入供應鏈之前收集的廢料。
飲用水 可安全飲用的水,不含污染物和有害生物,而且符合當地法律要求。
廠區 公司所擁有的且作為工廠的一部分進行審核的實際建筑物或場所。
預包裝產品 處于為向消費者銷售而設計的最終包裝中的產品。
制備初級產品 經清洗、修剪、大小分級或質量分級處理和預包裝的食品。
前提方案 食品企業生產安全食品所需具備的基本環境和運營條件。這些條件控制一般性危害,關及良好操作規范和良好衛生規范,而且須視為 HACCP 研究的考慮對象。
初級客戶 貨品從工廠發貨之后首先收到貨品的客戶。
初次包裝 構成銷售單位、由消費者使用并處置的包裝(如瓶子、封條、標簽)。
規程 開展活動或執行流程的約定方法,以詳細指導或流程描述的形式予以推行并編制成文。
加工食品 經以下任何流程所處理的食品:無菌灌裝、烘制、混合、勾兌、裝瓶、拌粉、釀造、聽裝、涂層、烹飪、固化、切割、切丁、蒸餾、干燥、擠壓、發酵、冷凍干燥、冷凍、油炸、熱灌裝、輻射、微濾、微波處理、研磨、混合、氣調包裝、真空包裝、包裝、巴氏殺菌、腌制、烤制、切片、熏制、蒸制或滅菌。
加工助劑 自身不作為食品消費,而在原材料、食品或其組分的加工過程中特意使用,以在這樣的處理或 加工中達到某種技術目的的任何物質,該物質可能會在最終產品中導致意外但技術上不可避免的物質或其衍生物殘留——但前提是這些殘留不會帶來任何健康風險,而且也不會對成品產生任何技術效應。
產品完整性 在包裝材料提供的有效保護屏障的協助下,產品未破損且完好的狀態。
產品召回 任何旨在從客戶和最終消費者返回不合格產品的措施。
產品撤回 任何旨在從客戶(但不從最終消費者)返回不合規范或不合格產品的措施。
防護服 旨在保護產品免遭穿戴者潛在污染的服裝。
產地 原材料的原產地或來源地。
質量 滿足客戶規范和期望。
數量檢查/物料平衡 對照成品生產所用的量協調原材料的進料量,另外還考慮流程廢料和返工。
數量控制 檢查零售包裝中的產品數量??赡芘c重量、體積、件數和尺寸等有關。
檢疫 等候對計劃用途或銷售適用性確認時給予任何擱置材料或產品的狀態。
原材料 組織為制造產品而采用的任何基本材料或半成品材料。
即時烹飪食品 制造商旨在要求進行烹飪或其他加工的食品,以有效地消除所擔心的微生物水平或將其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即食食品 制造商旨在可供人類直接食用的食品,無需進行熟制或其他加工以消除所擔心的微生物水平或將其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即食加熱食品 制造商旨在適合供人類直接食用的食品,無需進行蒸煮。對產品加熱旨在使產品更可口。
認可實驗室資格鑒定 已獲得國家和國際承認、由合格機構授予并由政府機構或標準(如 ISO/IEC 17025 或等同標準)用戶認可的實驗室資格鑒定方案。
再生材料 采用回收(再生)材料通過制造工藝重新加工制成最終產品,或制成用于商品或服務的部件的材料。
參考樣品 由制造商所推薦的用于生產的約定產品或部件。
要求 構成如此條款的聲明,遵之將能夠使工廠獲得認證。
零售品牌 零售商的商標、徽標、版權或地址。
零售商 通過零售向公眾銷售產品的企業。
零售品牌產品 載有零售商徽標、版權、地址或用于在零售商的廠區內制造產品組分的產品。這些產品從法律意義上看被認為是零售商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