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2015認證常見問題
1、廠房建設期間環保資料:1)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有資質的評估機構提供的評估報告2)環境影響報告批復——環保局批復3)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驗收——環保局驗收4)消防驗收報告——消防部門驗收
2、環境因素識別、評價與更新:1)環境因素識別不齊全,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情況:a、未能充分按生產經營過程的范圍來識別,比如:生產經營范圍包括有銷售,但對銷售過程中的環境因素未識別;b、未能按生產工藝流程的順序進行識別,識別環境因素沒有順序,最易導致缺漏;c、未考慮到過去發生過的、將來計劃的因素,如:公司擬擴建新廠房,對于擴建廠房過程中存在的環境因素未加以識別;d、未充分考慮到產品的生命周期來識別,如:產品設計過程中材料的選用,產品報廢后的回收處置。2)環境因素評價不合理,對重要環境因素的確定存在偏差。3)環境因素未及時更新,如:a、產品的生產工藝發生了變化,但未對環境因素重新識別、更新;b、產品的材料發生了變化,未及時對環境因素重新識別、更新;c、國家、地方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發生了變化,未及時對環境因素重新識別、更新;d、廠房遷移到新址,未及時地環境因素重新識別、更新。
3、重要環境因素的控制策劃:1)環境因素識別不齊全,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情況:a、未能充分按生產經營過程的范圍來識別,比如:生產經營范圍包括有銷售,但對銷售過程中的環境因素未識別;b、未能按生產工藝流程的順序進行識別,識別環境因素沒有順序,最易導致缺漏;c、未考慮到過去發生過的、將來計劃的因素,如:公司擬擴建新廠房,對于擴建廠房過程中存在的環境因素未加以識別;d、未充分考慮到產品的生命周期來識別,如:產品設計過程中材料的選用,產品報廢后的回收處置。2)環境因素評價不合理,對重要環境因素的確定存在偏差。3)環境因素未及時更新,如:a、產品的生產工藝發生了變化,但未對環境因素重新識別、更新;b、產品的材料發生了變化,未及時對環境因素重新識別、更新;c、國家、地方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發生了變化,未及時對環境因素重新識別、更新;d、廠房遷移到新址,未及時地環境因素重新識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