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如何制定BSCI實施戰略
3.7. 讓采購部門參與
采購部有關于不同商業伙伴的第一手信息。因此,他們最能夠支持穩健的BSCI 實施戰略。
從BSCI 參與者的角度來看,在各個步驟中,采購部均需參與執行BSCI:
-規劃供應鏈
-開發實施戰略
-實施戰略
-審查流程
困難和限制:加入采購部并非總是簡單容易的,有時候也可能會出現一些困難和限制。
可能的限制情況可:
-買家僅有關于其直接對話人(如代理)的信息,但對代理的采購來源地不太了解。
-買家可根據價格、質量和交付時間把商業伙伴分類。他們可能對包含社會風險的修訂不感興趣。
-買家被吸引選擇采購最便宜的貨品。
-買家沒有時間或專業知識理解通過社會績效收集的信息(例如閱讀審核報告)。
-買家拜訪工廠,但沒有時間或專業知識對生產商提出有關社會績效的主要問題。
可能的解決方案:
-把行為守則和實施條款并入為采購合同的一部分。這提供了法定框架,以要求中介提供更多供應鏈信息。
-讓買家參與規劃和優先選擇商業伙伴,因此他們更好地理解其社會風險和質量風險之間的關系。如需相關信息,請查閱BSCI國家風險分類。
-影響決策人以激勵方法引導買家將社會績效并入到采購要求。
-為買家設立清晰的程序,讓其理解商業伙伴的社會績效信息和/或企業社會責任戰略。 開發解讀BSCI審核結果為指南的快速掃描工具。
-為買家提供目標為本的清單,例如BSCI管理手冊中第五部分 - 附件 7:BSCI買家清單此外,可以定期舉辦內部培訓。
待辦事項:若買家未能參與執行BSCI,則必須明確立即待辦事項:
-更新采購合同:在采購合同中并入行為守則和實施條款,至少要涵蓋主要商業伙伴。
-供應鏈概述:通過區分下列不同方面內容把供應鏈信息分類:
直接向生產商采購:
商業關系穩定性低 數量(50)采購國家:泰國、意大利、摩洛哥
商業關系穩定性高 數量(8)采購國家:孟加拉、中國
任何社會證書或類似社會要求 數量(35)采購國家:孟加拉、中國 、泰國、意大利、摩洛哥
通過中介、進口商 或經紀商間接采購:
商業關系穩定性低 數量(50)采購國家:泰國、意大利、摩洛哥
商業關系穩定性高數量(8)采購國家:孟加拉、中國
任何社會證書或類似社會要求數量(35)采購國家:孟加拉、中國 、泰國、意大利、摩洛哥
社會風險溝通:各部門之間共同明確溝通程序,以識別與商業伙伴相關的任何潛在或實際風險。
商業后果:一起明確對改進其社會績效不感興趣的商業伙伴可能產生的商業后果(即什么時候是與其商業伙伴終止業務的正確時機)。
3.8. 讓利益相關者參與
利益相關者是指受到組織機構的產品、運營、市場、行業和成果影響、并可能影響上述方面的個人、社區或組織機構。
規劃并與利益相關者交流是企業盡職調查核心和不可或缺的部分。
利益相關者參與的益處:以下是一系列有關與利益相關者交流的益處說明,例如:
-他們提醒企業關注一些特別問題、市場和供應鏈中的行動者
-他們影響公眾對供應鏈中社會績效的認知
-他們有助于評定風險和確立相關的優先排序
-他們對當地行動者、問題和周邊情況具有獨特見解,而BSCI參與者或其商業伙伴較難或不可能有相關的見解
-他們對社會審核收集的信息提出補充或疑問
-與他們共同合作,以發現根本原因并培養縮小現有差距的能力
3.9. 建立申訴機制
申訴機制是作為盡職企業的最終步驟。因此,無論是否接受審核監控,所有公司均應執行或參與申訴機制。若公司將受審核監控,則審核員將檢查機制的建立情況和效率。
益處:設立運行申訴機制有利于:
-溝通:這是與內部利益相關者(工人)和外部利益相關者(如社區)進行溝通的另一渠道,以便在發展前預估任何風險或傷害
-關系:這加強了公司和工人之間的關系:若工人意識到他們不僅能夠分享問題,也能獲得及時的解決,他們將更受激勵,并希望做得更好,這也將產生更好的產品質量、服務和改進生產力。
-信心:這加強了對企業和相關勞動人員管理方式的信息,這將在審核和/或拜訪現有和潛在客戶時展示出來。
-意識:這是提升工人對其權利和義務意識的重要載體。工人可以了解指定要求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公開分享相關結論(尤其是必要的工人保密性)
參見BSCI管理手冊了解詳情:
第四部分 - 模板8:申訴機制
第五部分 - 附件4:如何建立申訴機制
重要提示:確立申訴機制來真正地聆聽工人的意見并公平跟進。否則,這會產生反作用。
3.10. 終止業務
BSCI行為守則鼓勵所有供應鏈行動者能持久提升責任商業行為,而并非旨在保證公司社會績效。
終止業務理由:終止業務根本原因是由于商業伙伴的行為造成完全喪失信任。信任可能會被突然破壞,但通常是經受多次警告無效后產生的。
例如,商業伙伴:
-不披露生產車間的相關信息或不提供準確信息
-不要求其自身的商業伙伴定期提供信息
-不驗證其商業伙伴執行改善計劃的情況
-明確表示不愿意或缺乏能力遵守BSCI守則
-在供應鏈中通過賄賂,偽造或不當陳述等方式影響審核的完整性。
終止業務前:與商業伙伴終止業務或合同前,我們需考慮幾個方面:
-終止業務是最佳的替代方法嗎?
-結束合作關系會對業務產生哪些不利影響?
-問題能夠通過其他方式解決嗎?
-是否有更好的替代商業伙伴?
地方問題:在行業、區域或國家范圍內存在某些有關地方問題的社會績效的不足之處。這樣會更難找到其他替代方法。因此,與利益相關者溝通尤為重要,以便他們理解終止業務的理由和支持必要變更的原因。
程序:企業必須選擇何時以何種方式決定終止業務。但是,這通常應根據雙方約定的程序做出決定。這包括:
-清晰溝通依據:所有商業伙伴均必須了解溝通終止業務的依據,以便他們在建立商業關系前有一定的了解。該依據應在合同中表示為撤銷或取消的條件。這將是強制執行BSCI行為守則的最嚴格方式。
-利益相關者的參與:企業應定期與消費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溝通,以使其商業模式以及他們基于社會績效與合作伙伴終止業務的原因透明化。
-警告程序:企業應設立終止業務前發出警告的程序。這也將有助于公司尋求替代商業伙伴。
-溝通程序:企業應有處理媒體針對相關商業伙伴事件的溝通程序。在這種情況下,由于這可能會適得其反并提高利益相關者的關注度,企業要極其謹慎地分析終止業務的決定。
-終止業務或合同:業務合同和/或業務關系應按照約定條款以及做出約定警告后才終止。由于商業伙伴不打算采取必要的措施履行BSCI行為守則規定的義務而終止業務不會對原有合同協議造成變更(例如要遵守現有合同規定的財務責任)。
BSCI 實施戰略
-政策:把BSCI守則當作公司政策使用,并須融入到企業文化中
-規劃:各公司須自行規劃并對商業伙伴進行分類
-范圍界定:界定范圍的程序要求:a)收集和保存信息; b)對主要商業伙伴進行分類;c)確立優先順序
-生產環境:在BSCI 體系內不能監控無生產工作環境的企業
-多方參與:采購部和利益相關者 - 尤其是工人 - 需要參與開發BSCI 實施戰略
-申訴:申訴機制是盡職企業的最終實施步驟
-終止業務:業務關系或合同從來不因直接審核結果終止,但會基于清晰和公開的程序而終止
-跟進:BSCI 實施戰略并非靜止行為,但需要定期進行修改